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为了帮你购物「避坑」,我写了一个只收集了中差评的网站……

cac55 2025-09-02 13:46 7 浏览 0 评论


一切的开始,源于我妈的一次唠叨。

我妈喜欢网购,但对一个老年人来说,要在复杂的商品页面里分辨出各种标签、看穿百万好评, 再从无数软文中筛出真正的深度评测,实在是太难了。于是,「帮我看看这个能不能买」成了她的口头禅,而我也只能一次次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她鉴别那些花里胡哨的商品。

日子一天天过着,直到有天她兴冲冲地发来一个链接,打算买台备用机。我点开一看,那是一款设计致敬 iPhone,系统却基于安卓魔改的山寨神机。我哭笑不得地指出了问题,电话那头,我妈默默地叹了口气:「要是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屏蔽掉,就好了。」

就是这句话,点燃了我。

是啊,谁不想屏蔽这些垃圾呢?但电商平台的本质是卖货,而我深知,越是那些廉价的小垃圾,销量往往越高,平台不可能自断财 路。我们赖以参考的B站、小红书、值得买,也早已被商单占领。

一个念头在我脑中萌生: 不如,我亲手搭个应用,一个只收录「差评」的购物避雷针。

起初的想法就这么简单粗暴。在我朴素的认知里,「好评可以刷,差评见真章」。但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做电商的朋友时,又得知差评也能刷。那不就变成抹黑别人的工具了么。

正当一筹莫展时,我将目光放到了目前正火的 AI。它能写代码让程序员毕业,能画图让画师下岗,还能生产海量垃圾信息污染互联网。既然它这么能作妖,能不能让它成为我的购物助手呢?

然而,现实的骨感远超想象。互联网的壁垒比我以为的高多了。我尝试将电商链接喂给 AI,无一例外地被反爬虫机制拒之门外。看来要发挥点程序员的手段了。

当我给出一个冰红茶链接的时候,AI 因为互联网的高墙发癫了

于是,项目的想法有了: 我要做一个能对抗刷评价、结合 AI,帮助人们做出清醒购物决策的第三方平台。

尽管这只是个个人项目,但我太了解自己半途而废的德性了。为了逼自己一把,我老老实实地画了脑图、写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我知道,一旦为它付出了这些仪式感,我就舍不得轻易放弃了(不知道算不算浪漫)。

开发:一个人的「敏捷」与「非敏捷」

整个开发周期,从 24 年 10 月立项到 25 年 6 月上线,横跨了大半年,一点也不敏捷。这期间,我的主业正经历剧烈动荡:被调到卷的飞起的部门,紧接着又是一轮轮的裁员,导致整个人脾气都很差。

想找个小伙伴一起搞事,结果人家要么忙着结婚,要么忙着带娃,还是大龄单身好啊。

不过整个开发 过程还是很舒服的,我本来就喜欢写代码,我只是不喜欢上班写代码。关于这点我也不知道为啥,可能就像有人喜欢拼乐高、有人喜欢集邮吧。我就是喜欢写(尽管有些人觉得我是在卷,但我真的写的很开心)。

通过 AI 识别出的一些疑点

独自开发的另一个好处是——需求可以随便改(如果是在公司,我这时候可能已经跟产品吵起来了)。

  • 首先是评价,我从只能打差评改成了只能打中差评。让用户能更理性的看待商品的缺点
  • 其次我引入了陪审团机制,这个主要是因为AI的局限。我测试下来,AI 给出的答案有时候很陈旧,而且他的参考数据经常是那些商单。所以我做了这个陪审团,让大家盲评给出商品的购买建议(其实原来叫元老院来着,精罗落泪,不过后面改成审判庭也说不定,一群机械神甫也挺帅)
盲评,这个页面小伙伴调的还挺漂亮
  • 最后我还把数据采集从手机挪到了电脑,这个主要是因为我太菜了,手机的稳定采集搞不定。不过想想我也不是做安全的,瞬间释然许多。

终章:一个开始,而非结束

在死皮赖脸的拉了个同事帮我调了 3 天样式之后,这个个人项目也算是成功发布了。AI 排雷、陪审团、评价治理这些核心功能都实现了,还是很欣慰的。老妈正在试用中。也欢迎大家前往下方链接试用:

gua.zone

不过我目前只做到了当初规划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好玩的功能没做。目前除了日常修 bug 还在规划新功能。

目前已知的一些问题是:

  • 不支持淘宝秒杀和百亿补贴的链接
  • AI 的数据产出比较慢,可能需要数据采集后等几秒刷新下

至于为什么要用支付宝登录,因为微信登录一方面不好用,一方面审核机制还很繁琐。而我又不想让用的人冒着信息泄露的风险走过冗长的注册流程。我想让使用的人没有被监视的感觉,所以我没有选择手机号或者邮箱登录。同时,我又不希望黑灰产来污染这个站点,所以好像就只剩下了支付宝登录这一个选择。

在做这个项目中有什么感悟的话:

  • 首先是一定要做好规划,这可能是大厂工作多年我收获最大的东西,哪怕是个人项目,一份清晰的规划也能让你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不至迷失方向。
  • 其次是一定要选用最常用最该用的技术,而不是选择什么新颖的框架,不然碰到的莫名 bug 会很抓狂。多把时间放在功能实现上。
  • 最后可能就是倾听身旁的声音吧,虽然我是个社恐。但无论是最初我妈的抱怨,还是朋友的建议,都给了我至关重要的启发。真正的需求,往往就隐藏在最朴素的生活对话里。

最后,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欢迎与我交流。

相关推荐

这些端口关闭后,系统会更安全!系统高危端口及其关闭方法?

在这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安全显得非常重要,病毒、木马、非法侵入等安全事件经常发生。在我们使用电脑过程中,为了确保系统安全,以下高危端口必须关闭,防患于未然。一.Windows系统的445端口...

什么是安全组_什么是安全组件

安全组是一种虚拟防火墙,具备状态检测和数据包过滤功能,用于在云计算环境中设置网络访问控制,保护云服务器(ECS实例)、负载均衡、云数据库等资源。核心特性:虚拟防火墙:安全组控制云资源的出入站流量,决定...

针对单个网站的渗透思路(精)_网站渗透步骤

欢迎搜索公众号:白帽子左一每天分享更多黑客技能,工具及体系化视频教程(免费领首先,当我们拿到一个网站的域名或者IP的时候。最先要做的是信息收集。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信息收集模块一、信息收集——端口扫描与分...

风险突出的高危端口汇总 一网打尽 !

高危端口一直是攻击者关注的焦点,了解这些端口的风险、攻击方式及防护策略至关重要。一、文件传输类端口1.TCP20/21:FTP服务端口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其明文传输特性使得...

指定IP地址进行远程访问服务器设置方法(windows系统)

我们有很多服务器经常受到外界网络的干扰,入侵者们通过扫描3389端口爆破密码非法进入我们的服务器,这时,我们可以配置服务器IP安全策略来限制一些IP访问,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安全。实验环境:服务端:...

服务器被黑,如何查找入侵、攻击痕迹呢?

本文出自头条号老王谈运维,转载请说明出处。引言:随着网络的越来越普及,使用的越来越频繁,木马病毒也随之侵入进来并且肆无忌惮。如何将病毒拒之门外,已成为我们普通大众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这样,你才能使木马...

win10 telnet命令怎么查看端口是否打开

可能大家也会遇到这个问题,win10telnet命令查看端口是否打开的步骤是什么?具体方法如下:1、键盘输入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窗口。2、输入cmd,点击确定按钮。3、弹出cmd命令行窗...

Crysis勒索病毒针对政企服务器攻击升级 腾讯安全展开全面防御

近日,腾讯安全御见威胁情报中心监测发现,Crysis勒索病毒在国内传播升级,感染数量呈上升趋势,该病毒主要通过RDP弱口令爆破传播入侵政企机构,加密重要数据,由于该病毒的加密破坏暂无法解密,被攻击后将...

Windows端口详解,这几个端口不能开!

一、血泪警告这7个端口开着电脑秒变公共厕所445端口:勒索病毒专用通道永恒之蓝病毒最爱突破口,文件共享功能成致命漏洞。企业内网还敢用用,个人电脑开着就是作死135-139端口:网络邻居成内鬼,Wind...

网络通讯笔记_网络通讯笔记怎么写

网络通讯一、NIC(网卡)二、CMD命令提示符三、服务、协议与端口常见的计算机服务常见的计算机端口与协议四、DOS命令1、基本DOS命令五、地址一、NIC(网卡)网络接口控制器又叫网络适配器也就是...

服务器远程端口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服务器远程端口?

什么是服务器远程端口?如图:IP冒号后面的数字这就是服务器的一个远程端口服务器远程端口是什么意思?服务器远程端口是服务器通信服务中的一个服务端窗口号码,取值范围是1-65535.一个服务器里面包含服务...

服务器节点到底是啥?看完这篇全明白,旧电脑也能派上大用场

不少朋友看了我用旧电脑改服务器节点的文章,后台都在问:“服务器节点到底能干啥?”其实这东西没那么神秘,今天用大白话讲讲,看完你就知道家里的旧设备藏着多大潜力。服务器节点:网络世界的“小工位”简单说...

广东通管局预警:勒索病毒威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高度警惕

来源:澎湃新闻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网站消息,广东省通信管理局5月12日发布了《关于勒索病毒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威胁的预警通报》。通报称,5月7日,美国最大燃油运输管道商“科洛尼尔”(ColonialP...

80端口和443端口是什么?服务器端口干什么用的?

80和443端口是最常见的2个端口,都是提供网络WEB浏览服务所需要的端口,一台服务器通过不同的端口,提供不同的服务。80端口服务:HTTP(HyperTextTransportProtocol)...

从单日网络安全风险看当前网络安全状况

一、核心结论(从单日数据看全局风险)通过对2025年8月18日这一天的非法访问数据深度分析,可以清晰看到:网络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呈现高频次、多目标、全球化三大特征。单日4557次非法访问尝试,覆盖22、...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